首页 集团简介 双语推广 英语/TESOL 集团动态

人物报告文学《英语改变命运》(网络版)

《英语改变命运》前言

 打开这本书,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人物报告文学《英语改变命运》封面

一“新”, 作者具有“融媒体”意识,创造了“跨媒体阅读”形式。所谓融媒体,是新型媒介传播理念和形式,它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视频、纸媒、网媒等具有互补性的不同媒体整合融通,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本书在叙述的某些档口,适时插入“跨媒体阅读”(附二维码),手机扫码,即可观看相关视频或网媒信息,这样的“跨媒体阅读”已成为本书内容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既增加了本书可读性,更增强了真实感,扩大了信息量,不失为一种创新。并不多见。

二“新”, 本书题材新。“英语改变命运”主题似乎并不算太新,也曾偶见媒体使用。但以此题材成书,且为纪实性报告文学则并不多见。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一主题并非作者费尽心思“挖掘提炼”而成,而是书中主人翁自己的观点宣示和实践结果,且不是一两个人,是一群人乃至更多难以计数的同类人之实践体现。

三“实”, 书中记述绝大多数实名可考。报告文学的写作在不违反真实性原则前提下,是允许艺术性概括和“真实性虚构”的,但本书中人、事、地点几乎没有什么虚构成分,这是难得的。因工作缘故,我们对书中人物大多不同程度熟悉或知晓,故可做如上判断。

说说本书书名——“英语改变命运”。

在经常观风景的窗口,日起日落,每日所见大体雷同。但倘若我们换一个方向,抑或登高一层,打开另一扇窗户另一扇门,也许就会豁然开朗:啊,这边风景大不相同,更美呢——书中写到毕业于巴克兰外语学校的李开敏等人就对此感同身受。

上述情境,恰好正是对只会母语的人和同时掌握了第二语言、第三语言的人之不同感受和境遇的譬喻性描述。

人物报告文学《英语改变命运》封面

细想来,不是这样吗?当我们掌握了第二语言,在人生的路上难道不是随时可以有另一扇窗户、另一扇门可以开启?难道不是多一种人生选择的可能?于是,随时可能领略到同辈伙伴未必能见到的别样风景,这难道不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更进一步,走出去,难道不也必然会遇见与这一语言相关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而走出一条与他人不同的人生之路?尽管未来也许充满变数,像一个大大的“X”, 但它的值的大小难道不也正充斥着无限可能?

马克思说:“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 我们可以这样推想: 如果马克思只会使用母语(德语),他如何能即时真切了解到世界各国工人运动的信息?他如何能即时而直接了解世界大势的发展变化?没有这样的国际视野,他又如何能从世界宏观经济的视角写出有关经济与社会的鸿篇巨制并随时自我扬弃、与时俱进?马克思如果只会使用母语,他还会是我们今天所见之马克思吗?

正是掌握了第二语言、第三语言,使马克思得以开启另一扇和更多扇窗户更多扇门,走出去,了解世界更多即时信息。外国语是马克思人生斗争的武器,其实也是我们人生奋斗可以掌握的工具。不论国内外形势怎样复杂多变,信息全球化是不可逆的——因此,能否掌握第二语言 (主要指“世界普通话”英语) 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它是年轻人开启未来之门不可或缺的钥匙——如果你还想有更好的人生和发展的话。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怎能和马克思等名人伟人相提并论?是的,的确不可比。但即便最普通的人,在外语对人生奋斗能发挥何种作用的问题上,其性质与马克思的经历和成功并无二致。

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书,就真实记载了欧文和这样一群人——本书作者芥子曾长期关注和追踪他们——他们在中国原本是极为普通的底层又底层的小人物,却通过掌握和应用英语而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扇窗户另一扇门,领略了另一番绮丽风光;开辟了人生另一条充满无限希望和可能之路,走出了一条人生奋斗和事业的成功之道。

“英语改变命运, 奋斗成就人生”——这是欧文先生在演讲中常对年轻学子说的话。那么,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书,正是欧文先生这句演讲词的真实写照。

是为代序。

 

中国双语教育研究会   
中小学教研中心      

2022.11.          


Back to Book Contents(回本书目录

(本页浏览:人次)